多顆牙疼通常與口腔局部問題相關,極少數情況下可能與某些癌癥有關。常見原因包括齲齒、牙周炎、牙齒敏感、智齒發炎以及三叉神經痛,僅當伴隨特定全身癥狀時需警惕癌癥可能。
1、齲齒:
多顆牙齒同時發生齲壞可能引發疼痛,尤其是深齲接近牙髓時。細菌侵蝕導致牙體硬組織破壞,冷熱刺激或食物嵌塞會誘發尖銳疼痛。早期可通過樹脂充填治療,若發展為牙髓炎則需根管治療。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并定期潔牙可預防。
2、牙周炎:
慢性牙周炎急性發作時,牙齦紅腫出血伴隨多顆牙齒松動疼痛。牙菌斑中的厭氧菌引發牙槽骨吸收,嚴重時形成牙周膿腫。基礎治療包括齦下刮治和局部沖洗,中重度病例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術。每日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是關鍵預防措施。
3、牙齒敏感:
牙釉質磨損或牙齦退縮導致牙本質暴露,多顆牙齒對冷熱酸甜產生短暫銳痛。常見于橫向刷牙、夜磨牙或酸性飲食過量人群。脫敏牙膏含鉀鹽或氟化亞錫可封閉牙小管,嚴重者需進行激光治療或樹脂覆蓋。
4、智齒發炎:
阻生智齒周圍齦瓣感染可放射至鄰牙,表現為多顆后牙區脹痛伴張口受限。冠周盲袋內食物殘渣堆積引發厭氧菌感染,急性期需局部沖洗和抗生素治療,炎癥消退后建議拔除阻生齒。保持智齒區域清潔可降低復發風險。
5、三叉神經痛:
三叉神經受壓或炎癥可能被誤認為多顆牙痛,表現為電擊樣陣發性疼痛。血管壓迫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是常見誘因,卡馬西平等藥物可緩解癥狀,頑固性病例需微血管減壓術。此類疼痛與牙齒本身病變無關,需神經科專科診斷。
當多顆牙疼伴隨持續低熱、頜骨麻木、口腔潰瘍長期不愈或頸部淋巴結腫大時,需排查多發性骨髓瘤、口腔鱗癌等疾病。建議保持每日兩次巴氏刷牙并使用牙間隙刷清潔鄰面,限制碳酸飲料攝入。若疼痛超過兩周不緩解或伴隨體重驟降,應及時進行口腔全景片和血液學檢查。規律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90%以上的口腔病變,吸煙人群更應每半年接受專業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