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包括髖部、脊柱、腕部、肩部和骨盆。這些部位骨折風險增高與骨質疏松、跌倒風險增加、肌肉萎縮等因素密切相關。
1、髖部骨折:髖部骨折多由骨質疏松和跌倒引起,股骨頸和股骨轉子間是常見骨折部位。這類骨折可能導致長期臥床、肺炎等并發癥。治療方法包括髖關節置換術、內固定手術,術后需進行康復訓練恢復行走功能。
2、脊柱骨折:椎體壓縮性骨折常見于胸腰椎交界處,與骨質疏松直接相關?;颊呖赡艹霈F身高變矮、駝背畸形。治療采用椎體成形術、支具固定,配合鈣劑和維生素D補充改善骨密度。
3、腕部骨折:橈骨遠端骨折多因跌倒時用手撐地造成,表現為腕部腫脹畸形。治療采用手法復位石膏固定,嚴重者需鋼板內固定??祻推谛柽M行手指關節活動訓練防止僵硬。
4、肩部骨折:肱骨近端骨折常見于側向跌倒時,肩關節活動受限伴明顯疼痛。治療選擇吊帶固定、手術鋼板固定,配合被動關節活動預防凍結肩。
5、骨盆骨折:低能量骨盆骨折多見于嚴重骨質疏松患者,表現為坐立困難。穩定型骨折采用臥床休息,不穩定型需外固定支架或內固定手術。
預防老年人骨折需從改善骨密度和防跌倒兩方面入手。飲食應保證每日1000mg鈣攝入,多吃乳制品、豆制品;每周3次30分鐘日照促進維生素D合成;進行太極拳、散步等低沖擊運動增強平衡能力;居家環境消除門檻、鋪設防滑墊;定期骨密度檢測指導抗骨質疏松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