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腸陰道瘺可通過瘺管修補術、生物補片植入術等方式治療,通常由分娩損傷、炎癥性腸病、盆腔手術創傷、放射治療、感染等因素引起。
1、分娩損傷:
產程中胎頭壓迫或器械助產可能導致直腸陰道隔撕裂。產后出現糞便或氣體經陰道排出需警惕,保持會陰清潔干燥,每日溫水坐浴2次,避免用力排便。
2、炎癥性腸病:
克羅恩病潰瘍穿透腸壁形成瘺管,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調、免疫異常有關,通常表現為腹瀉、腹痛伴陰道排膿。需控制原發病,使用英夫利昔單抗、阿達木單抗、美沙拉嗪等藥物。
3、手術創傷:
直腸癌或子宮切除術中操作損傷直腸前壁,術后1-2周出現發熱、陰道分泌物異味提示瘺形成。急性期需禁食并靜脈營養支持,感染控制后行分層縫合術。
4、放射治療:
盆腔放療后組織缺血壞死形成遲發性瘺管,常伴放射性直腸炎。局部使用氫化可的松灌腸緩解炎癥,補充谷氨酰胺促進黏膜修復,3個月未愈需手術干預。
5、感染因素:
肛周膿腫或憩室炎穿透陰道后壁,可能與糖尿病、免疫力低下有關,表現為肛周紅腫熱痛伴陰道異常排泄。急性期需切開引流,靜脈輸注頭孢曲松、甲硝唑、萬古霉素等抗生素。
術后6周內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,選擇高蛋白低渣飲食如魚肉粥、蒸蛋羹,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。出現發熱、傷口滲液需立即復查,長期未愈者建議轉診至結直腸外科專科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