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股痔瘡疼痛可通過溫水坐浴、局部用藥、調整飲食、保持清潔、適度運動等方式緩解。痔瘡通常由久坐、便秘、妊娠、靜脈曲張、炎癥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溫水坐浴:每日2-3次15分鐘溫水坐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。水溫控制在40℃左右,避免燙傷。水中可加入少量高錳酸鉀稀釋液輔助消炎。
2、局部用藥:外用藥膏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、太寧乳膏含利多卡因可鎮痛,普濟痔瘡栓能減少黏膜充血。使用前需清潔患處,藥物需覆蓋肛周皺褶。
3、調整飲食:每日攝入25克膳食纖維,燕麥、火龍果、奇亞籽可軟化糞便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每日飲水1500毫升以上。規律三餐有助于建立排便反射。
4、保持清潔:排便后使用濕廁紙替代干紙擦拭,減少摩擦損傷。穿純棉透氣內褲,避免局部潮濕。夜間可側臥減輕肛周壓力。
5、適度運動:每日提肛運動3組每組15次,增強盆底肌力。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,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。慢跑、游泳等有氧運動改善腸道蠕動。
痔瘡發作期應增加綠葉蔬菜和酸奶攝入,減少精制碳水。避免騎行、深蹲等增加腹壓的運動。疼痛持續72小時不緩解或伴噴射狀出血需及時就醫排除肛裂、血栓性外痔等急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