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腸科主要治療痔瘡、肛裂、肛瘺、肛周膿腫、結直腸腫瘤等疾病。
1、痔瘡:痔瘡是直腸末端靜脈叢曲張形成的團塊,可能與久坐、便秘、妊娠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便血、肛門瘙癢、脫垂等癥狀。輕度痔瘡可通過溫水坐浴、高纖維飲食改善;嚴重者需采用硬化劑注射、膠圈套扎或痔切除術。
2、肛裂:肛裂是肛管皮膚全層裂傷形成的潰瘍,多因便秘或腹瀉導致機械性損傷,典型癥狀為排便劇痛和少量鮮血。急性期可通過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軟膏緩解痙攣,慢性頑固性裂傷需行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。
3、肛瘺:肛瘺是肛周膿腫破潰后形成的異常管道,常繼發于克羅恩病或結核感染,表現為反復流膿、肛周潮濕瘙癢。低位單純性肛瘺可行瘺管切開術,高位復雜性瘺管需采用掛線療法或生物材料填塞。
4、肛周膿腫:肛周膿腫是肛腺感染引起的化膿性疾病,與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相關,癥狀包括肛門跳痛、發熱。早期需切開引流并配合頭孢類抗生素治療,形成肛瘺者需二期手術。
5、結直腸腫瘤:包括良性的結直腸息肉和惡性腫瘤,高危因素涉及家族遺傳、高脂飲食,常見癥狀為便血、腸梗阻。息肉可通過腸鏡下電切摘除,惡性腫瘤需根據分期選擇根治性手術配合放化療。
日常需保持每日攝入25克膳食纖維,推薦燕麥、火龍果、西蘭花等食物;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,建議每日進行提肛運動;出現持續便血、排便習慣改變超過2周應及時結腸鏡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