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性粉塵的危害主要包括肺部纖維化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塵肺病、哮喘加重、肺癌等疾病風險。這類粉塵可沉積于肺泡,引發不可逆的呼吸道損傷。
1、肺部纖維化:呼吸性粉塵長期刺激肺泡壁,導致成纖維細胞異常增殖,形成肺組織瘢痕化。需加強職業防護并定期進行高分辨率CT檢查,早期發現可延緩進展。
2、慢性阻塞性肺病:粉塵中的二氧化硅等成分會破壞氣道纖毛功能,引發持續性炎癥反應。建議戒煙并配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,肺功能鍛煉可改善通氣能力。
3、塵肺病:矽塵、煤塵等礦物粉塵可被巨噬細胞吞噬后誘發肉芽腫病變。職業暴露者需佩戴N95口罩,病變進展期需使用吡非尼酮延緩肺纖維化。
4、哮喘加重:粉塵作為過敏原可誘發氣道高反應性,導致支氣管痙攣頻發。環境控制聯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能有效降低急性發作風險。
5、肺癌風險:石棉、砷等致癌性粉塵可導致肺泡上皮細胞DNA突變。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,必要時考慮靶向藥物治療。
預防呼吸性粉塵危害需采取分級防護策略。職業場所應安裝局部排風設備,工人需正確佩戴防護面罩。日常增加富含維生素A、C的胡蘿卜、柑橘類食物攝入,每周進行游泳、快走等有氧運動增強肺功能。居家使用HEPA濾網空氣凈化器,定期清潔空調濾網。出現持續咳嗽、胸悶癥狀時應及時進行肺功能檢測和胸部影像學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