胳膊和肩膀相連處疼痛可通過熱敷、藥物鎮痛、物理治療、局部注射和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,通常由肌肉勞損、肩周炎、頸椎病、肩袖損傷或鈣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。
1、熱敷:
熱敷適用于肌肉勞損或慢性炎癥引起的疼痛。使用40℃左右熱毛巾每日敷患處15-20分鐘,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痙攣。注意急性損傷初期應冰敷,48小時后才可熱敷。熱敷時可配合肩關節輕度活動,但避免引起疼痛的劇烈動作。
2、藥物鎮痛:
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、塞來昔布能緩解炎癥性疼痛,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適用于肌肉痙攣。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馬多等弱阿片類藥物。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。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避免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導致胃腸道損傷。
3、物理治療:
超聲波治療能促進組織修復,沖擊波對鈣化性肌腱炎效果顯著。中頻電療可阻斷痛覺傳導,紅外線照射能改善局部代謝。治療需10-15次為一療程,配合關節活動度訓練效果更佳。物理治療師會根據疼痛原因選擇合適方案,如肩周炎需側重關節松動術。
4、局部注射:
對于頑固性疼痛,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肩關節腔或滑囊注射。常用復方倍他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配合利多卡因,能快速消除炎癥。注射后需保持24小時局部干燥,每月不超過1次,一年內不超過3次。注意糖尿病患者需監測注射后血糖變化。
5、手術治療:
肩袖全層撕裂或關節盂唇損傷需關節鏡下行修補術,凍結肩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麻醉下手法松解。術后需佩戴肩關節外展支具4-6周,循序漸進開展康復訓練。手術適應證需通過MRI等影像學檢查明確,術后3個月內避免提重物。
建議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頸椎前傾,電腦工作者每1小時活動肩關節。游泳、瑜伽等運動可增強肩袖肌群力量,疼痛期避免打羽毛球等過頂動作。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預防肌腱鈣化,肥胖者需減重降低關節負荷。睡眠時疼痛側在上,懷抱枕頭減輕肩部壓力。若疼痛持續超過2周或伴關節活動受限、夜間痛醒,需及時就診排除腫瘤或感染等嚴重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