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酮檢查主要用于評估黃體功能、監測妊娠狀態及輔助診斷相關疾病,臨床常通過血液檢測分析孕酮水平。
1、黃體功能評估:
孕酮由卵巢黃體分泌,排卵后7-8天達峰值。黃體功能不足時孕酮水平偏低,可能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、經前點滴出血。建議在月經周期第21-23天檢測,配合超聲觀察子宮內膜厚度。
2、妊娠早期監測:
妊娠6周前孕酮主要來源于黃體,正常值范圍為25ng/ml以上。水平低于10ng/ml提示先兆流產風險,需結合hCG翻倍情況判斷胚胎活性。復發性流產患者需動態監測至妊娠12周。
3、輔助診斷宮外孕:
宮外孕患者孕酮值多低于15ng/ml,可能與輸卵管環境不利于黃體發育有關。需聯合陰道超聲檢查,典型表現為附件區包塊伴盆腔積液。孕酮檢測對該病診斷特異性達85%。
4、評估排卵障礙:
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排卵后孕酮峰值常不足15ng/ml,反映稀發排卵現象。需在基礎體溫上升后檢測,同時檢查睪酮、LH/FSH比值。無排卵型功血患者整個周期孕酮均處于卵泡期水平。
5、指導黃體支持治療:
試管嬰兒移植后需常規監測孕酮,低于20ng/ml需補充黃體酮。藥物選擇包括地屈孕酮、黃體酮膠囊或陰道凝膠。原發性卵巢功能減退患者可能需長期替代治療。
孕酮檢查需根據月經周期選擇適當時機,妊娠期建議晨起空腹采血。日常可適量食用豆漿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,避免劇烈運動影響黃體血流。異常結果需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,反復異常者建議進行生殖內分泌專科評估。黃體功能異常患者可嘗試熱敷下腹部促進盆腔血液循環,但妊娠期禁用此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