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新冠病毒抗原檢測?
有什么用?
個人如何操作?
國家衛生健康委
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
一一解答
1.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有啥用?
“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可以間接反映是否感染新冠病毒。”李金明介紹,新冠病毒有4種結構蛋白,其中N蛋白是表達量最大的。個體感染新冠病毒后,N蛋白會出現咽喉部。抗原檢測就是檢測N蛋白,是否檢測到N蛋白就可以間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。
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的不同點在于特異性和敏感性。李金明分析,抗原檢測的特異性可以達到99%,而核酸檢測的特異性能達到100%。特異性就是指檢測結果為陽性,確實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。一旦抗原檢測為陽性,再用核酸檢測進一步確認即可。抗原檢測的敏感性要比核酸檢測要低,但如果是感染早期、病毒濃度較高時,抗原很容易檢測出來。
使用抗原檢測,可以不需要專門實驗室和復雜儀器,以更短時間查出傳染源。這樣可以降低核酸采樣檢測人員的工作強度,也可以多一種病毒檢測的手段。
“需要強調的是,抗原檢測不能代替核酸檢測。核酸檢測依舊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。”李金明表示,在進行核酸檢測確認的過程中,如核酸檢測陽性,不論抗原檢測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,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采取相應措施。
2.哪些人群需要做抗原檢測?
李金明說,首先是到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,伴有呼吸道、發熱等癥狀且出現癥狀5天以內的人員。
其次,隔離觀察人員,包括居家隔離觀察、密接和次密接、入境隔離觀察、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。
第三,有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,比如有的居民覺得自己不小心接觸到可能帶有新冠病毒的物品,擔心會被感染,采用抗原檢測的方法自測。
“抗原檢測的頻率一天一次就好,不需要太頻繁去做。”
3.自主抗原檢測如何做?
第一步,采樣。李金明介紹,年齡在14歲以上的,可自行進行鼻腔拭子采樣。自檢者先用衛生紙擤去鼻涕。小心拆開鼻拭子外包裝,避免手部接觸拭子頭。隨后頭部微仰,一手執拭子尾部貼一側鼻孔進入,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緩緩深入1至1.5厘米后貼鼻腔旋轉至少4圈,停留時間不少于15秒,隨后使用同一拭子對另一鼻腔重復相同操作。年齡在14歲及以下的,應該有家長或其他成人代為采樣。
第二步,抗原檢測。李金明介紹,根據試劑說明書,將采集樣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樣管中,拭子頭應在保存液中旋轉混勻至少30秒,同時用手隔著采樣管外壁擠壓拭子頭至少5次,確保樣本充分洗脫于采樣管中。用手隔著采樣管外壁將拭子頭液體擠干后,將拭子棄去。采樣管蓋蓋后,將液體垂直滴入檢測卡樣本孔中。根據試劑說明書,等待一定時間后進行結果判讀。陽性結果:“C”和“T”處均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,“T”處條帶顏色可深可淺,均為陽性結果。陰性結果:“C”處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,“T”處未顯示條帶。無效結果:“C”處未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,無論“T”處是否顯示條帶。結果無效,需重新取試紙條重測。
如圖所示:
(視頻來源:貴州疾控)
抗原檢測后的廢物如何處理?
“抗原檢測后的廢物處理要謹慎。”李金明說,對于隔離觀察人員來說,檢測結果不論陰性還是陽性,所有使用后的采樣拭子、采樣管、檢測卡等裝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員參照醫療廢物或按程序處理。
對于普通居民來說,檢測結果陰性的,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、采樣管、檢測卡等裝入密封袋中后作為一般垃圾處理;檢測結果陽性的,在人員轉運時一并交由醫療機構按照醫療廢物處理。
檢測出陽性該如何處理?
李金明說,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檢測出陽性的人員,應該立即向轄區疾控部門報告,由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,將抗原陽性人員轉運至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。
隔離觀察人員檢測出陽性,應該立即進行核酸檢測予以確認。
居民自行進行抗原檢測,檢測出陽性的,不論是否有呼吸道、發熱等癥狀,居民應當立即向所在社區(村鎮)報告,由社區(村鎮)聯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,將居民轉運至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,進行核酸檢測。
《安達新聞》播出時間
首播:晚20:00重播:晚22:00次日早7:00
責編:趙征
監制:鄭彥玲
總監制:袁洪宇
綜合來源:人民日報貴州交通廣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