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小腦共濟失調癥主要表現為運動協調障礙、姿勢異常、語言障礙等癥狀,可能與遺傳因素、小腦發育異常、感染、外傷、代謝性疾病等因素有關。
患兒行走時步態蹣跚,兩腳間距增寬,呈醉酒樣步態。癥狀輕者表現為輕微搖晃,嚴重時需扶墻或他人攙扶才能行走。這種步態異常在黑暗環境或復雜路面時更為明顯。
患兒完成精細動作時表現笨拙,如系鞋帶、扣紐扣困難。寫字時字體大小不一,筆畫歪斜。拿取物品時常出現意向性震顫,即越接近目標物體手部抖動越明顯。
患兒說話緩慢,音節分離,呈爆發性語言。音量控制異常,時而高聲喊叫,時而低聲細語。部分患兒伴有構音障礙,發音含糊不清,類似口吃表現。
約60%患兒出現水平性眼球震顫,注視物體時眼球不自主擺動。部分患兒伴有視物模糊、復視等視覺癥狀。眼球運動檢查可發現追蹤運動和掃視運動異常。
患兒肌肉松弛,關節活動度增大,被動運動時阻力減小。站立時腹部前凸,脊柱前屈,呈現特殊姿勢。深反射可能減弱或消失,但病理反射通常為陰性。
兒童小腦共濟失調癥需進行系統康復訓練,包括平衡訓練、協調性練習、語言治療等。飲食應保證充足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,適當補充Omega-3脂肪酸。建議進行游泳、騎固定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,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。定期隨訪神經發育情況,必要時進行磁共振檢查評估小腦結構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