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腫塊建議首診乳腺外科或普外科,通過觸診、超聲或鉬靶檢查明確性質。
乳腺外科是處理乳房疾病的專科門診,醫生擅長鑒別腫塊性質。乳腺纖維腺瘤、囊腫等良性病變可通過門診隨訪觀察,惡性腫塊需進一步穿刺活檢。乳腺外科常配備高頻超聲設備,能清晰顯示腫塊血流信號和邊界特征。
未設置乳腺專科的醫院可選擇普外科就診。普外科醫生掌握乳房觸診技巧,能初步判斷腫塊活動度與質地。對于需要手術的乳腺膿腫或可疑惡性腫瘤,普外科可實施腫塊切除或改良根治術。
部分醫院將乳腺疾病劃歸婦科診療范圍。月經周期相關的周期性脹痛伴腫塊,可能與激素波動有關。婦科醫生會排查卵巢功能異常導致的乳腺增生,必要時聯合內分泌治療。
確診乳腺癌后需轉診腫瘤科。腫瘤科醫生根據免疫組化結果制定化療方案,常用藥物包括多西他賽、表柔比星、環磷酰胺。針對HER-2陽性患者可聯合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。
超聲檢查是首選篩查手段,能區分囊實性病變。40歲以上建議加做鉬靶檢查,鈣化灶檢出率更高。MRI適用于高危人群篩查或術前評估,對多灶性病變的敏感性達95%。
發現乳房腫塊應避免擠壓按摩,每月月經結束后自查乳房。日常減少高脂肪飲食攝入,適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。規律運動如游泳、瑜伽有助于改善淋巴回流,文胸選擇無鋼圈款式減少局部壓迫。出現乳頭溢液、皮膚橘皮樣改變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