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組織挫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損傷范圍和深度,輕微挫傷可通過冰敷、加壓包扎等方式緩解,嚴重者需就醫排除骨折或內臟損傷。常見原因包括運動碰撞、跌倒撞擊、鈍器擊打、交通事故、高空墜落等。
1、表皮挫傷:僅傷及皮膚表層,表現為局部淤青和壓痛。48小時內冰敷15分鐘/次,每日3-4次;72小時后熱敷促進血腫吸收。避免揉搓患處,可外搽云南白藥氣霧劑。
2、肌肉挫傷:肌纖維受損伴腫脹,活動時疼痛加劇。采用RICE原則處理:休息制動Rest、冰敷Ice、彈性繃帶壓迫Compression、抬高患肢Elevation。疼痛明顯時可短期服用布洛芬。
3、關節挫傷:常見于膝關節和踝關節,可能伴隨韌帶拉傷。使用護膝或支具固定關節,急性期后通過直腿抬高、踝泵運動等康復訓練恢復功能。關節積液需穿刺抽吸。
4、深部挫傷:皮下組織大面積出血形成血腫,皮膚呈現紫黑色。可能與凝血功能障礙或抗凝藥物使用有關,通常表現為持續脹痛、皮膚緊繃感。需超聲排除肌間血腫,嚴重者手術清除瘀血。
5、復合型挫傷:多發于交通事故或重物壓砸,常合并骨折或神經損傷。損傷區域可能出現感覺異常、肢體遠端蒼白等癥狀。需CT/MRI明確損傷范圍,必要時行筋膜切開術減壓。
日常護理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,恢復期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。急性期避免劇烈運動,2周后逐步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和肌力練習。若出現患肢麻木、皮溫降低或持續腫脹超過72小時,應立即就診排查血管神經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