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疼可通過熱敷腹部、飲用溫姜水、穴位按壓、調整姿勢、服用藥物等方式緩解。胃疼通常由飲食刺激、胃酸過多、胃痙攣、胃炎、胃潰瘍等原因引起。
1、熱敷腹部:用40℃左右熱水袋敷于上腹部15分鐘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胃部肌肉痙攣。適合受涼或飲食不當引起的胃部隱痛,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燙傷。
2、飲用溫姜水:取3片鮮姜加300ml溫水沖泡,小口慢飲。姜辣素能抑制胃酸分泌,溫暖脾胃。適用于寒涼刺激導致的脹痛,胃出血患者禁用。
3、穴位按壓:拇指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3橫指和中脘穴肚臍上4寸,每穴按壓1分鐘。通過神經反射調節胃腸蠕動,對突發絞痛效果顯著。
4、調整姿勢:采用跪趴體位,臀部抬高俯臥于床面。該姿勢減少腹腔壓力,幫助排出胃內積氣,緩解飽餐后的脹痛不適。
5、藥物干預: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,匹維溴銨解除平滑肌痙攣,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。胃潰瘍患者需配合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治療。
突發劇烈疼痛伴嘔血黑便需立即就醫。日常避免空腹進食辛辣、冰鎮食物,規律三餐時間,餐后適度散步促進消化。慢性胃病患者建議定期胃鏡檢查,長期胃痛可嘗試山藥小米粥、猴頭菇燉湯等食療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