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發性流產指妊娠20周前連續發生3次或以上的自然流產,可能與染色體異常、子宮結構異常、內分泌失調、免疫因素、血栓前狀態等因素有關。
1、染色體異常:胚胎染色體異常是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,約占50%-60%。夫妻雙方或胚胎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可導致發育終止。建議進行夫妻染色體核型分析,必要時選擇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技術輔助生育。
2、子宮結構異常:子宮縱隔、宮腔粘連、子宮肌瘤等解剖學異常會影響胚胎著床和發育。通過宮腔鏡、三維超聲等檢查可明確診斷,黏膜下肌瘤需行宮腔鏡切除術,子宮縱隔需行宮腔鏡電切術矯正。
3、內分泌失調:黃體功能不足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易導致流產。監測基礎體溫、孕酮水平、甲狀腺功能可評估內分泌狀態,黃體支持治療需持續至妊娠12周。
4、免疫因素:抗磷脂抗體綜合征、NK細胞活性異常等免疫紊亂會引發母體對胚胎的排斥反應。抗磷脂抗體陽性患者需聯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小劑量阿司匹林,必要時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。
5、血栓前狀態:凝血因子V突變、蛋白S缺乏等易栓癥會導致胎盤微血栓形成。D-二聚體、蛋白C活性等凝血功能篩查可明確診斷,妊娠期需持續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至分娩前24小時。
復發性流產患者需系統檢查明確病因,針對性治療可顯著提高活產率。備孕期間保持規律作息,每日補充葉酸400-800μg,適度進行瑜伽、游泳等低強度運動。妊娠后避免劇烈活動,每周監測血HCG和孕酮變化,發現陰道流血或腹痛需及時就診。飲食注意均衡營養,多攝入深色蔬菜、全谷物和優質蛋白,限制咖啡因攝入每日不超過200mg。心理疏導同樣重要,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