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、飲食調整、運動康復、定期復查、心理調適等方面。
術后傷口需保持干燥清潔,避免感染。每日觀察傷口有無紅腫、滲液或發熱等異常情況。使用無菌敷料覆蓋,按醫囑定期更換。避免劇烈活動導致傷口裂開,淋浴時可用防水敷料保護。出現持續疼痛或異常分泌物應及時就醫。
術后初期選擇低渣流質飲食如米湯、藕粉,逐步過渡到半流質和軟食。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、蛋羹,促進傷口愈合。避免辛辣刺激、高纖維及產氣食物。少食多餐,每日5-6次,每次攝入量控制在200-300ml。術后2-3周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。
術后早期可在床上進行踝泵運動、抬腿訓練,預防下肢靜脈血栓。逐步過渡到床邊坐起、短距離行走,每日2-3次,每次5-10分鐘。出院后選擇散步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,每周3-5次,每次20-30分鐘。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,防止腹壓增高。
術后2年內每3-6個月復查腫瘤標志物、腹部CT或腸鏡,監測復發跡象。每年需進行1次全身PET-CT檢查。關注排便習慣改變、體重驟降等異常癥狀。攜帶詳細病歷資料隨訪,包括病理報告、手術記錄和化療方案。
加入癌癥患者互助團體,通過同伴支持緩解焦慮抑郁。采用正念冥想、呼吸訓練等方法調節情緒。與主治醫生保持溝通,了解疾病預后情況。家屬需關注患者情緒變化,避免過度保護或忽視。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介入。
大腸癌術后需建立長期健康管理計劃,保持均衡飲食如燕麥、西蘭花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結合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、騎自行車。保證每日7-8小時睡眠,避免熬夜。戒煙限酒,控制體重在BMI18.5-24范圍內。注意觀察造口情況,使用造口護理產品預防皮膚刺激。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,記錄手術時間和用藥信息。定期進行營養評估,必要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。保持積極心態,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