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桃體癌是發生在口咽部扁桃體區域的惡性腫瘤,可能與長期吸煙、HPV感染、酗酒、免疫抑制、遺傳易感性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咽部異物感、吞咽疼痛、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。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、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等綜合手段。
長期吸煙和酗酒是主要誘因,煙草中的致癌物會直接刺激扁桃體黏膜。HPV16型感染通過E6/E7致癌蛋白干擾細胞周期。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術后群體,免疫監視功能下降導致癌變風險升高。
90%為鱗狀細胞癌,少數為淋巴上皮瘤樣癌。腫瘤常原發于扁桃體窩,呈潰瘍型或外生型生長,易早期發生頸深上組淋巴結轉移。病理分級分為高、中、低分化,分化程度影響預后。
早期表現為單側咽痛或吞咽不適,易誤診為慢性扁桃體炎。進展期出現放射性耳痛、張口困難、痰中帶血。晚期可見惡病質表現,腫瘤侵犯顱底時可引發顱神經麻痹。
電子鼻咽鏡可見菜花樣新生物,活檢病理是金標準。增強CT/MRI評估腫瘤范圍及淋巴結轉移,PET-CT檢測遠處轉移。HPV檢測采用PCR法或免疫組化p16染色。
早期病變可行經口激光切除術或放療,中晚期采用手術聯合放化療。根治性手術包括頜頸聯合根治術,重建可采用前臂皮瓣。靶向藥物如西妥昔單抗,免疫治療常用帕博利珠單抗。
術后需保持口腔清潔用生理鹽水漱口,恢復期選擇高蛋白流食如牛奶、魚湯。定期復查頸部超聲監測復發,避免辛辣食物刺激。適度進行頸肩部功能鍛煉,戒煙限酒降低二次癌變風險。出現持續聲音嘶啞或頸部包塊需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