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性羊水可能由胎盤早剝、前置胎盤、子宮破裂、宮頸病變、胎兒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胎心監護、超聲檢查、緊急剖宮產、輸血治療、新生兒復蘇等方式處理。
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嚴重并發癥,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、腹部外傷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陰道流血、腹痛、子宮張力增高。需立即終止妊娠,通過剖宮產娩出胎兒,同時糾正凝血功能障礙。
前置胎盤指胎盤覆蓋宮頸內口,可能與多次流產、子宮手術史有關,表現為無痛性陰道流血。根據出血量選擇期待治療或緊急剖宮產,出血量大時需輸血維持循環穩定。
子宮破裂多見于瘢痕子宮孕婦,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、胎心異常。需緊急手術修復子宮或行子宮切除術,同時搶救失血性休克。
宮頸糜爛、宮頸息肉等病變可能導致接觸性出血,出血混入羊水形成血性羊水。通過陰道鏡檢查明確診斷,必要時行宮頸電灼或息肉摘除術。
臍帶血管或胎兒血管破裂時,胎兒血液進入羊膜腔導致血性羊水。需密切監測胎兒心率變化,出現胎兒窘迫時及時終止妊娠。
孕期出現陰道流血需立即就醫,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,保持外陰清潔。飲食注意補充鐵質和蛋白質,如瘦肉、動物肝臟、菠菜等,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情況。出現宮縮頻繁或胎動異常時需及時進行胎心監護,必要時住院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