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盤前置屬于妊娠期異常現象,可能由子宮內膜損傷、多胎妊娠、胎盤異常、高齡妊娠、子宮形態異常等因素引起,需通過臥床休息、避免劇烈運動、藥物抑制宮縮、緊急輸血、剖宮產等方式干預。
多次流產或宮腔手術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,胎盤為獲取足夠血供向下延伸附著。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,定期超聲監測胎盤位置變化。
雙胎及以上妊娠時子宮過度膨脹,胎盤附著面積增大易覆蓋宮頸口。建議左側臥位改善循環,孕晚期每周胎心監護評估胎兒狀況。
副胎盤或膜狀胎盤等結構異常可能延伸至子宮下段。可能與血管生長因子分泌失衡有關,通常表現為無痛性陰道流血、胎動異常等癥狀。硫酸鎂可抑制宮縮,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。
35歲以上孕婦子宮血管彈性下降,胎盤代償性增大易發生前置。可能與蛻膜血管化缺陷有關,常伴妊娠期高血壓、貧血等癥狀。血紅蛋白低于70g/L需輸注濃縮紅細胞,嚴重出血時行子宮動脈栓塞術。
子宮肌瘤或縱膈子宮等畸形限制胎盤正常附著。表現為反復出血伴宮縮,孕28周后出血風險驟增。緊急情況下行宮頸環扎術,足月后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。
每日攝入60g優質蛋白質魚肉、雞蛋、豆漿促進胎盤功能,散步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。出血時立即墊高臀部平臥,記錄出血量和顏色。孕28周后配備待產包隨時就醫,避免乘坐顛簸交通工具。選擇三級醫院分娩,提前與產科醫生制定應急預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