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高危人群包括長期大量飲酒者、肥胖人群、代謝綜合征患者、營養不良者及存在遺傳易感性者。
每日酒精攝入量超過40克男性或20克女性持續5年以上,肝臟代謝負擔加重,乙醇代謝產物乙醛直接損傷肝細胞,誘發脂肪變性及炎癥反應。戒酒是首要干預措施,需逐步減少飲酒量以避免戒斷綜合征。
體脂率超標者內臟脂肪堆積促進游離脂肪酸向肝臟輸送,與酒精協同促進脂肪沉積。BMI≥30人群患病風險增加3倍,建議通過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和地中海飲食模式減重。
合并胰島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時,肝臟糖脂代謝紊亂加速酒精性肝損傷進程。這類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,優先選擇二甲雙胍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。
蛋白質-熱量營養不良導致載脂蛋白合成不足,肝內脂肪轉運障礙。酗酒者常見維生素B1、葉酸缺乏,需補充高蛋白食物雞蛋、魚肉及復合維生素。
乙醇脫氫酶ADH1B*2或乙醛脫氫酶ALDH2*2等位基因攜帶者酒精代謝能力下降,乙醛蓄積風險增高?;驒z測可輔助評估易感性,此類人群應嚴格禁酒。
高危人群需建立包含肝功能監測每年2次超聲+ALT檢測、個性化營養支持增加ω-3脂肪酸攝入、行為干預認知療法戒酒的綜合管理方案,合并肝纖維化時需聯用甘草酸制劑、多烯磷脂酰膽堿等護肝藥物,已出現肝硬化者需評估肝移植指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