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膜早破可通過控制感染風險、避免外力刺激、維持營養均衡、管理慢性疾病、監測羊水量等方式預防。該癥狀通常由生殖道感染、腹部外傷、維生素缺乏、妊娠期高血壓、羊水過多等原因引起。
1、控制感染: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誘因,需定期進行白帶常規檢查。細菌性陰道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甲硝唑、克林霉素、替硝唑等藥物。日常避免盆浴及公共泳池,選擇純棉透氣內褲。
2、防外力刺激:孕期避免提重物、劇烈運動等腹部受壓行為。乘車需系安全帶,注意緩沖腰腹部壓力。同房時選擇側臥位,妊娠晚期減少頻率,動作需輕柔緩慢。
3、補關鍵營養:維生素C缺乏會導致膠原蛋白合成不足,每日攝入不少于200mg。建議食用獼猴桃、鮮棗、草莓等水果,搭配西藍花、彩椒等蔬菜。鈣元素每日需達到1000mg攝入標準。
4、控慢性疾?。喝焉锲诟哐獕夯颊咝杈S持血壓低于140/90mmHg,定期監測尿蛋白。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宜控制在3.3-5.3mmol/L,通過燕麥、藜麥等低GI主食調節血糖波動。
5、監測羊水量:羊水指數超過25cm需警惕羊水過多,每周進行超聲監測。發現宮高增長過快時,限制每日飲水量不超過2000ml。避免長時間站立,休息時采用左側臥位改善循環。
孕期保持適度散步、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每周3-5次,每次不超過30分鐘。飲食增加三文魚、亞麻籽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,每日保證200g優質蛋白質攝入。睡眠時使用孕婦枕減輕腹部壓力,保持環境濕度在50%-60%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