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腸感冒可通過蒙脫石散、口服補液鹽、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病毒感染、飲食不當、腹部受涼、免疫力下降、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。
1、止瀉藥物:
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病原體緩解腹瀉,洛哌丁胺可抑制腸蠕動減少排便次數(shù)。用藥期間需觀察脫水癥狀,避免與抗生素同服影響療效。兒童需按體重調(diào)整劑量,孕婦慎用阿片類止瀉藥。
2、補液治療:
口服補液鹽Ⅲ能糾正水電解質(zhì)失衡,含葡萄糖和鈉鉀配比更符合腸道吸收機制。嚴重脫水需靜脈輸注生理鹽水,家庭可自制糖鹽水500ml水+1.75g鹽+10g糖。每小時補充50-100ml液體,嘔吐后待30分鐘再小口飲用。
3、微生態(tài)制劑:
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調(diào)節(jié)腸道菌群平衡,酪酸梭菌二聯(lián)活菌散增強腸道屏障功能。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,儲存需避光防潮。發(fā)酵乳制品如無糖酸奶可輔助補充益生菌。
4、抗病毒治療:
胃腸型流感可用奧司他韋抑制病毒復制,扎那米韋適用于成人患者。發(fā)病48小時內(nèi)用藥效果最佳,需配合血常規(guī)鑒別細菌感染。干擾素噴霧劑對鼻咽部病毒感染有局部作用。
5、對癥藥物:
溴丙胺太林緩解胃腸痙攣痛,對乙酰氨基酚處理低熱癥狀。嘔吐劇烈可用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,鋁碳酸鎂保護胃黏膜。中藥藿香正氣水含蒼術厚樸,適合暑濕型胃腸感冒。
發(fā)病期選擇米粥、軟面條等低渣飲食,避免乳制品和高纖維食物。恢復期逐步增加蒸蛋、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,每日補充維生素B族。保持腹部保暖,便后溫水清洗肛周。癥狀持續(xù)3天未緩解或出現(xiàn)血便、意識模糊需急診處理,脫水患者可能出現(xiàn)少尿和皮膚彈性下降等危象。居家護理期間建議分餐制,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