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失代償期可通過限制鈉鹽攝入、補充白蛋白、利尿劑治療、門靜脈降壓手術、肝移植等方式干預。該階段通常由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膽汁淤積、代謝異常、藥物損傷等因素引起。
1、限鹽控水:
每日鈉鹽攝入需控制在2克以內,避免腌制食品與加工肉類。液體攝入量根據腹水程度調整,通常不超過1500毫升/日。監測體重變化與尿量,保持負平衡狀態。
2、蛋白補充:
血清白蛋白低于30g/L時需靜脈輸注人血白蛋白,配合口服支鏈氨基酸制劑。每周檢測肝功能與凝血指標,避免誘發肝性腦病。
3、藥物干預:
螺內酯聯合呋塞米階梯式利尿可緩解腹水,普萘洛爾降低門靜脈壓力。利福昔明調節腸道菌群,乳果糖減少氨吸收。需監測電解質與腎功能變化。
4、手術處理:
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適用于反復消化道出血患者,腹腔穿刺放液聯合腹帶壓迫改善頑固性腹水。Child-Pugh評分C級需評估肝移植指征。
5、病因治療:
乙肝活動期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,酒精性肝硬化嚴格戒酒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使用熊去氧膽酸,血色病患者行定期放血治療。
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鐘步行鍛煉,采用高熱量低脂飲食如燕麥粥、蒸魚、燉蛋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減少腹壓,每3個月復查腹部超聲與胃鏡檢查。出現嘔血或意識障礙需立即急診處理,考慮食管靜脈套扎或人工肝支持治療。長期服用維生素K預防出血傾向,避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加重腎功能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