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動脈斑塊剝離手術可通過頸動脈內膜切除術、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等方式治療。頸動脈斑塊通常與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動脈粥樣硬化等因素有關,常表現為頭暈、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癥狀。
1、術前評估:患者需接受頸動脈超聲、CT血管造影等檢查評估斑塊位置和狹窄程度。醫生根據結果制定個性化方案,排除嚴重心肺疾病等手術禁忌癥。
2、麻醉準備:手術多采用局部麻醉聯合鎮靜,特殊情況使用全身麻醉。麻醉師會監測血壓、心率等生命體征,維持腦部血流灌注穩定。
3、切口暴露:沿胸鎖乳突肌前緣作縱向切口,逐層分離組織至頸動脈分叉處。術中需小心避開迷走神經和舌下神經,避免聲嘶或吞咽困難。
4、斑塊剝離:暫時阻斷頸動脈血流后縱行切開血管壁,用剝離子將粥樣斑塊從內膜完整剝離。特別注意分叉處斑塊清除,避免殘留導致再狹窄。
5、血管修復:用人工補片或自體靜脈擴大縫合血管切口,恢復血流后檢查無滲漏。術后需抗血小板治療防止血栓形成,常用藥物包括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替格瑞洛。
術后需低脂飲食控制血脂,推薦深海魚、燕麥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。適度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。定期復查頸動脈超聲監測斑塊情況,控制血壓血糖在理想范圍。出現言語障礙或肢體麻木需立即就醫,警惕腦卒中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