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是暈可能由低血糖、體位性低血壓、貧血、前庭功能障礙、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調整飲食、改變體位動作、補充鐵劑、前庭康復訓練、藥物控制等方式治療。
長時間未進食或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過量可能導致血糖低于3.9mmol/L。典型表現為冷汗、手抖、頭暈,進食含糖食物如巧克力、果汁后癥狀可快速緩解。日常需規律進食三餐,攜帶餅干等零食備用。
突然起身時血壓調節延遲引發腦部供血不足,常見于老年人或脫水人群。從臥位轉為立位時動作宜緩慢,增加水和鹽分攝入改善血容量。避免長時間泡熱水澡或保持蹲姿。
血紅蛋白合成不足導致攜氧能力下降,多伴隨乏力、面色蒼白。動物肝臟、紅肉、菠菜等富含鐵元素,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。嚴重者需口服硫酸亞鐵或琥珀酸亞鐵制劑。
病毒感染或微循環障礙影響平衡器官功能,常伴旋轉性眩暈和惡心。發病期需臥床休息避免頭部劇烈運動,恢復期進行眼球追蹤、重心轉移等前庭康復訓練。
房顫或病竇綜合征導致心輸出量不穩定,可能伴隨心悸、氣短。動態心電圖可明確診斷,藥物治療包括美托洛爾、胺碘酮等控制心率,嚴重者需安裝心臟起搏器。
保持每日飲水1500-2000ml,適當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。眩暈發作時立即坐下防止跌倒,記錄發作時間與誘因。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隨劇烈頭痛、視物模糊需急診排除腦卒中風險。長期反復眩暈建議完善甲狀腺功能、頸椎MRI等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