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發炎疼痛可通過冷敷鎮痛、保持耳道干燥、避免掏耳刺激、使用非處方止痛藥、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。耳朵發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真菌感染、耳道損傷、耵聹栓塞、游泳進水等原因引起。
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側耳部,每次10-15分鐘,每日2-3次。低溫能收縮局部血管,減輕炎癥反應導致的腫脹和疼痛。注意避免凍傷,冰袋外需墊清潔紗布。
洗澡時用防水耳塞阻擋水流,游泳后立即用吹風機低溫檔距耳朵20cm吹干。潮濕環境易滋生細菌真菌,棉簽僅能清潔耳廓,避免深入耳道破壞保護性耵聹層。
暫停使用耳機、耳塞等入耳設備,戒除掏耳習慣。反復機械刺激會加重耳道黏膜損傷,尖銳物品可能劃傷皮膚引發繼發感染,瘙癢時可用輕按耳屏緩解。
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短期鎮痛,氧氟沙星滴耳液適用于細菌性外耳道炎。疼痛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有關,常伴隨耳道滲液、聽力下降。
持續48小時以上劇痛或發熱需耳鼻喉科就診,真菌性感染需顯微鏡下清理并涂抹克霉唑軟膏。中耳炎可能由肺炎鏈球菌引起,伴隨鼓膜充血、耳鳴癥狀。
急性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攝入,選擇西藍花、深海魚類等富含維生素C和Omega-3的食物促進修復。睡眠時抬高患側頭部減輕充血,恢復期可嘗試張口打哈欠或咀嚼口香糖平衡耳壓。出現眩暈、面癱等嚴重癥狀需急診處理,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