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常用的三類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、肌肉松弛劑和神經營養藥物。臨床常用藥物有布洛芬、甲鈷胺和氯唑沙宗,具體用藥需嚴格遵醫囑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疼痛和炎癥反應。布洛芬、塞來昔布和雙氯芬酸鈉是常用代表藥物,能有效減輕神經根水腫和局部無菌性炎癥。這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,胃潰瘍患者需謹慎使用,服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。
2、肌肉松弛劑:
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和替扎尼定可緩解椎旁肌群痙攣。急性期肌肉保護性收縮會加重椎間盤壓力,此類藥物能打斷疼痛-痙攣惡性循環。可能出現嗜睡、乏力等副作用,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和高空作業。
3、神經營養藥物:
甲鈷胺和維生素B12等神經營養藥物能促進受損神經修復。對于出現下肢麻木、肌力下降的患者,可改善神經傳導功能。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才能顯效,通常需要連續使用1-3個月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建議臥硬板床休息2-3天,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。日常保持正確坐姿,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,搬重物時應屈膝下蹲而非彎腰。游泳和吊單杠等運動有助于減輕椎間盤壓力,體重超標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。若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或進行性肌力下降,需立即就醫排除馬尾綜合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