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塞可通過熱蒸汽吸入、穴位按摩、香油涂抹、生理鹽水沖洗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鼻塞通常由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、鼻中隔偏曲、鼻腔異物等原因引起。
1、熱蒸汽吸入:
將熱水倒入大碗中,滴入2-3滴桉樹精油或薄荷精油,用毛巾覆蓋頭部俯身吸入蒸汽10分鐘。溫熱蒸汽能促進鼻腔黏膜血液循環,稀釋黏稠分泌物,緩解鼻黏膜充血腫脹。適合感冒或干燥引起的暫時性鼻塞。
2、穴位按摩:
用食指指腹按壓迎香穴鼻翼兩側凹陷處和印堂穴兩眉中間,每個穴位順時針揉按1分鐘。按摩可刺激神經反射,促使鼻腔血管收縮,減輕組織水腫。配合薄荷腦軟膏效果更佳。
3、香油涂抹:
取少量芝麻油或橄欖油加熱至體溫,用棉簽蘸取后輕柔涂抹于鼻腔內壁。油脂能形成保護膜減少水分蒸發,軟化干痂,對干燥性鼻塞效果顯著。可添加薰衣草精油增強抗菌作用。
4、生理鹽水沖洗:
使用醫用生理鹽水或自配淡鹽水500ml溫水+4.5g鹽,通過洗鼻器沖洗鼻腔。鹽水能清除過敏原和病菌,減少炎癥介質釋放。適用于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導致的持續性鼻塞。
5、藥物治療:
鼻塞可能與細菌感染、鼻息肉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膿涕、頭痛等癥狀。短期使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可收縮血管,慢性患者需布地奈德鼻噴霧抗炎,感染時聯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。
日常可食用生姜蔥白湯驅寒,練習腹式呼吸改善通氣,保持室內濕度50%-60%。若鼻塞伴隨發熱、血涕或持續超過兩周,需耳鼻喉科檢查排除腫瘤或結構性病變。鼻腔護理應避免用力擤鼻導致中耳炎,油劑使用前需測試是否過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