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頭內側出現(xiàn)白色肉粒可能由珍珠狀陰莖丘疹、皮脂腺異位癥、尖銳濕疣、包皮龜頭炎、扁平苔蘚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局部清潔、藥物治療、激光手術等方式干預。
1、珍珠狀丘疹:常見于包皮過長者,表現(xiàn)為冠狀溝排列的白色小丘疹,無痛癢。與局部衛(wèi)生不良或分泌物刺激有關,通常無需治療,定期溫水清洗并保持干燥即可。伴隨包皮垢增多時需加強清潔。
2、皮脂腺異位:因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皮脂腺在黏膜異常增生,形成黃白色顆粒狀突起。好發(fā)于龜頭系帶處,觸之柔軟。減少辛辣飲食刺激,避免過度摩擦,必要時采用電灼術或冷凍治療。
3、尖銳濕疣:由HPV感染引起的菜花狀贅生物,表面粗糙且易出血。與不潔性接觸有關,常伴瘙癢或灼痛感。需進行醋酸白試驗確診,采用咪喹莫特乳膏、鬼臼毒素或二氧化碳激光去除。
4、包皮龜頭炎: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龜頭紅斑伴白色分泌物,與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相關。表現(xiàn)為局部水腫、脫屑,可使用克霉唑乳膏、氟康唑口服,合并包莖者需行包皮環(huán)切術。
5、扁平苔蘚:免疫異常引發(fā)的網(wǎng)狀白斑,偶見糜爛或潰瘍。需活檢鑒別,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曲安奈德,嚴重時聯(lián)合他克莫司軟膏,避免搔抓誘發(fā)感染。
日常需選擇棉質透氣內褲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及鋅元素,適當食用燕麥、深海魚等抗炎食物。出現(xiàn)肉粒增大、破潰或排尿疼痛時應及時就診皮膚科或泌尿外科,性伴侶需同步檢查。規(guī)律運動增強免疫力,但需避免騎行等會陰部受壓的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