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疼痛可通過口服鎮痛藥、局部熱敷、體位調整、心理放松、適度活動等方式緩解。疼痛通常由手術創傷、炎癥反應、肌肉痙攣、神經敏感、個體差異等原因引起。
1、創傷修復期:術后1-3天創面處于急性炎癥期,疼痛感較明顯。避免劇烈咳嗽或突然改變體位,使用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、塞來昔布等藥物鎮痛,采取半臥位減輕腹部張力。
2、組織水腫期:術后3-7天局部組織水腫可能加重脹痛。每日熱敷下腹部2-3次,溫度控制在40℃以下,配合腹式呼吸訓練緩解肌肉緊張。
3、縫線反應期:術后1-2周縫線吸收可能產生牽拉痛。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,穿著高腰純棉內褲減少摩擦,避免提重物超過3公斤。
4、盆腔恢復期:術后2-4周盆腔粘連分離可能引發隱痛。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散步時間控制在每日30分鐘內,禁止騎自行車等擠壓盆腔的運動。
5、個體差異期: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與肌瘤數量、位置相關。多發性肌瘤或闊韌帶肌瘤患者恢復期可能延長至6周,需排除感染、血腫等并發癥。
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的魚肉蛋奶和富含維生素的深色蔬菜,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。兩周內避免仰臥起坐等腹部發力運動,睡眠時用枕頭墊高膝關節減輕腹壓。傷口持續劇痛或發熱超過38℃需及時復查超聲,排除遲發性出血或感染可能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術后4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