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止早期流產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、控制基礎疾病、補充必要營養素、避免環境危害、定期產檢等方式干預。胚胎染色體異常、母體內分泌紊亂、子宮結構異常、感染因素、免疫排斥反應是常見誘因。
1、調整作息:長期熬夜或過度勞累會升高皮質醇水平,干擾胚胎著床。保持每天7-8小時睡眠,午間休息不超過30分鐘。工作壓力大時可嘗試正念呼吸訓練,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。
2、控制慢病:糖尿病孕婦血糖波動易致血管病變,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胚胎發育。孕前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.5%以下,TSH維持在2.5mIU/L以內。高血壓患者應選用拉貝洛爾等妊娠安全降壓藥。
3、營養補充:葉酸缺乏可能導致神經管缺陷引發流產,建議孕前3個月起每日補充400-800μg葉酸。同時攝入含鐵豐富的牛肉、菠菜,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。Omega-3脂肪酸可通過每周食用三文魚補充。
4、規避風險:放射線暴露會損傷胚胎DNA,孕早期避免X光檢查。減少接觸雙酚A等環境激素,慎用非甾體抗炎藥。戒煙戒酒,每日咖啡因攝入不超過200mg約2杯咖啡。
5、監測指標:孕6-8周超聲確認宮內妊娠,監測孕酮及HCG翻倍情況。黃體功能不足者可陰道用黃體酮凝膠。有復發性流產史需篩查抗磷脂抗體,必要時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。
備孕階段保持BMI在18.5-24之間,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、游泳。飲食采用地中海模式,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攝入。出現陰道流血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就醫,避免自行服用中藥保胎制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