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歲牙齒松動可通過牙周夾板固定、基礎治療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種植修復等方式干預。牙齒松動通常由牙周炎、創傷性咬合、骨質疏松、糖尿病、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。
1、牙周夾板固定:輕度松動可采用樹脂粘接或纖維帶固定,通過分散咬合力減輕牙齒負擔。適用于牙周炎早期或外傷導致的Ⅰ-Ⅱ度松動,需配合每3個月復查咬合狀態。鄰牙健康者固定效果更佳,平均可維持2-3年穩定性。
2、基礎治療:牙周潔治和刮治可清除齦下結石,控制菌斑生物膜。深度超過4mm的牙周袋需配合局部緩釋藥物如米諾環素凝膠,治療周期通常需要3-6次。吸煙患者需同步戒煙以提高治療效果。
3、藥物治療:急性炎癥期可使用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,骨吸收明顯者輔助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。伴有糖尿病者需將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/L以下,絕經期女性建議檢測血清鈣磷水平。
4、手術治療:重度牙周炎可選擇翻瓣術聯合骨移植,涉及多個牙位時采用引導組織再生術。松動度達Ⅲ度且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2/3者,需評估拔牙后即刻種植的可能性。
5、種植修復:拔牙后3-6個月進行種植體植入,骨量不足者需先行上頜竇提升或塊狀骨移植。全口咬合重建建議選擇All-on-4技術,種植體周圍需維持0.5-1mm的角化齦寬度。
日常飲食應增加乳制品和深海魚類攝入,避免用松動牙啃咬蘋果等硬物。建議選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,使用沖牙器清潔鄰面間隙。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骨質疏松,血糖異常者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。夜間磨牙患者需定制頜墊,每半年進行牙周維護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