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發枯黃干燥可通過調整洗護習慣、補充營養、減少熱損傷、藥物治療、中醫調理等方式改善。主要原因包括營養不良、過度燙染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氣候干燥、遺傳因素等。
1、調整洗護習慣:
選擇弱酸性洗發水,避免含硫酸鹽類清潔劑。每周洗發2-3次為宜,水溫不超過40℃。洗發時用指腹按摩頭皮,護發素僅涂抹發梢。毛巾吸干水分后自然晾干,減少摩擦損傷。
2、補充營養:
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雞蛋、魚肉、維生素B族全谷物、動物肝臟、鋅牡蠣、堅果及必需脂肪酸深海魚、亞麻籽。缺鐵性貧血者可增加紅肉、菠菜攝入,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。
3、減少熱損傷:
電吹風保持30厘米距離,使用低溫檔位。卷發棒溫度控制在160℃以下,每周使用不超過2次。游泳時佩戴硅膠泳帽,游后立即用清水沖洗。避免陽光暴曬,戶外活動時使用含紫外線防護的護發產品。
4、藥物治療:
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。真菌感染引起的發質改變可外用酮康唑洗劑。嚴重營養不良者經醫生評估后可補充復合維生素、生物素等制劑。禁用含激素的生發產品。
5、中醫調理:
血虛型可用何首烏、黑芝麻、當歸配伍;腎精不足型適用熟地黃、枸杞子、桑椹。每周2次用側柏葉、桑白皮煎湯外洗。針灸取百會、風池等穴位,配合梅花針叩刺促進頭皮血液循環。
建議每日梳頭100次促進頭皮血液循環,選擇寬齒木梳從發梢向發根分段梳理。睡眠時使用真絲枕巾減少摩擦,每月修剪分叉發梢。長期未改善需排查系統性紅斑狼瘡、垂體功能減退等疾病,伴有脫發、頭皮紅斑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皮膚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