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尿管損傷的癥狀可能由外傷性因素、醫源性操作、結石嵌頓、感染性炎癥、腫瘤壓迫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為腰痛、血尿、排尿困難、發熱、腹部包塊等癥狀。
1、腰痛:
突發單側腰部劇烈絞痛是典型表現,疼痛可放射至同側下腹部或腹股溝區。輸尿管黏膜撕裂或完全斷裂時,尿液外滲刺激腹膜后組織會引發持續性脹痛。臥床休息、熱敷可緩解輕度疼痛,嚴重者需使用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。
2、血尿:
約80%患者出現肉眼或鏡下血尿,損傷部位血管破裂導致紅細胞進入尿液。血尿程度與損傷嚴重性相關,輕微挫傷表現為淡粉色尿液,完全斷裂時可見鮮紅色血塊。需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ml以上,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。
3、排尿困難:
輸尿管梗阻或斷裂后尿液排出受阻,可能伴隨尿頻、尿急但尿量減少。雙側輸尿管同時損傷會導致無尿,需緊急留置導尿管或腎造瘺。超聲檢查可明確腎積水程度,必要時行輸尿管支架置入術解除梗阻。
4、發熱寒戰:
尿液外滲繼發感染時體溫升高至38.5℃以上,伴有畏寒、惡心等全身癥狀。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,C反應蛋白陽性。需靜脈注射頭孢曲松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,感染控制后行輸尿管吻合術。
5、腹部包塊:
尿液積聚形成尿性囊腫時,腹部觸診可捫及邊界不清的囊性腫物。CT檢查能清晰顯示尿液外滲范圍,嚴重者需行經皮腎穿刺引流。長期尿瘺可能引發皮膚糜爛,需定期消毒換藥保持局部干燥。
每日攝入冬瓜、黃瓜等利尿食物有助于減少尿液濃縮,避免騎馬、舉重等可能造成腹部撞擊的運動。術后三個月內每月復查尿常規及泌尿系超聲,觀察輸尿管修復情況。出現持續高熱或腰痛加劇時需立即就醫,排除輸尿管狹窄或尿膿毒癥等并發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