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期通常為1-4周,傳染性在發病初期最強,可通過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、母嬰垂直傳播、氣溶膠傳播、密切接觸傳播等方式擴散。該病可能與免疫力低下、環境密閉、營養不良、合并其他感染、慢性基礎疾病等因素有關。
1、飛沫傳播:患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,病原體隨飛沫排出,周圍人群通過吸入被感染。建議患者佩戴口罩,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,咳嗽時用肘部遮擋。
2、接觸傳播:病原體可附著在門把手、餐具等物體表面,存活2-3小時。接觸污染物品后未洗手易感染。需用含氯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,實施七步洗手法。
3、母嬰垂直傳播:妊娠期感染可能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染胎兒。孕晚期感染者需進行血清學檢測,新生兒出生后需隔離觀察2周。
4、氣溶膠傳播:在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,病原體可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。每2小時開窗通風30分鐘,使用空氣凈化設備降低風險。
5、密切接觸傳播:家庭成員共用餐具、毛巾等物品易造成交叉感染。患者應單獨使用生活用品,餐具需煮沸消毒15分鐘,衣物用60℃以上熱水清洗。
支原體肺炎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60-80克優質蛋白質,如雞蛋、魚肉、豆制品;補充維生素A豐富的胡蘿卜、菠菜,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、獼猴桃。進行八段錦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-年齡×60%范圍內。居室濕度維持在40-60%,每日用500mg/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。恢復期患者每周復查血常規和胸片,觀察3個月無復發可視為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