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周炎可能由長期姿勢不良、肩部過度使用、肌肉勞損、肩關節退行性變、免疫系統異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姿勢不良:
長期伏案工作或低頭使用手機導致肩部肌肉持續緊張,肩胛骨位置異常,肩關節周圍軟組織血液循環受阻。日??赏ㄟ^調整座椅高度、定時做擴胸運動、使用電腦支架改善姿勢。
2、過度使用:
重復性抬臂動作如打球、繪畫、搬運重物易造成肩袖肌群微損傷,局部炎癥因子堆積引發粘連。建議避免單側負重,運動前做好肩關節熱身,必要時使用肌效貼輔助支撐。
3、肌肉勞損:
肩部肌肉長期處于收縮狀態會導致乳酸堆積,岡上肌和三角肌出現保護性痙攣。熱敷配合鐘擺運動可緩解痙攣,瑜伽中的鷹式手臂動作有助于放松深層肌群。
4、關節退變:
50歲以上人群關節囊纖維化增厚可能與年齡相關性膠原蛋白流失有關,通常表現為夜間靜息痛和主動活動受限。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、雙氯芬酸鈉可控制炎癥,超聲引導下關節囊擴張術能改善活動度。
5、免疫異常:
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患者易伴發凍結肩,血糖控制不穩時晚期糖基化終產物沉積在關節囊。這類患者需同步治療原發病,疼痛期可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。
日常保持肩部溫暖避免受涼,游泳和爬墻訓練有助于維持關節活動范圍,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,三文魚、蛋黃、乳制品都是優質來源。若出現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肩關節僵硬或力量下降,建議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排除肩袖撕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