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補牙常用材料主要有玻璃離子水門汀、復合樹脂、金屬合金、瓷嵌體、氧化鋅丁香酚水門汀五種。
1、玻璃離子水門汀:
含氟材料能與牙體組織發(fā)生化學結合,適用于乳牙及恒牙淺齲修復。其氟離子釋放特性可預防繼發(fā)齲,但抗壓強度較低,多用于非咬合面缺損。操作時無需酸蝕處理,對牙髓刺激小,尤其適合配合度低的低齡兒童。
2、復合樹脂:
美觀度最佳的材料,通過粘接技術固定,適用于前牙及恒牙修復。需配合酸蝕技術和分層固化,具有與牙體相近的耐磨性。但操作時間較長,對隔濕要求高,可能不適用于多動患兒。
3、金屬合金:
銀汞合金具有高強度耐磨特性,適用于后牙大面積齲洞修復。但因含汞爭議及美觀性差,目前使用逐漸減少。新型金屬陶瓷材料兼具強度與美觀,但成本較高。
4、瓷嵌體:
定制化修復體適用于恒牙嚴重缺損,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優(yōu)異。需兩次就診完成,治療周期長且費用較高,多用于12歲以上恒牙列青少年患者。
5、氧化鋅丁香酚:
臨時性充填材料,常用于深齲近髓時的安撫治療。具有消炎鎮(zhèn)痛作用,但強度不足需后續(xù)更換永久材料。適用于急性齲齒發(fā)作期或作為過渡性治療。
選擇補牙材料需綜合考慮患兒年齡、齲齒位置、缺損程度及配合度等因素。乳牙期優(yōu)先考慮操作性簡單的玻璃離子,恒牙則側重美觀與耐久性。治療后應控制高糖飲食,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定期3-6個月口腔檢查。對于多顆齲齒或特殊體質兒童,建議咨詢兒童牙科專科醫(yī)師制定個性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