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背痛需根據病因針對性檢查,常見檢查項目包括體格檢查、影像學檢查、實驗室檢查、神經功能評估及炎癥指標檢測。
1、體格檢查:
醫生會通過觸診定位疼痛區域,觀察脊柱形態是否異常如側彎、駝背,評估關節活動度及肌肉緊張度。同時檢查是否存在皮膚異常如淤青、皮疹或局部腫脹,初步判斷是否為外傷、肌肉勞損或骨骼發育問題。
2、影像學檢查:
X線可篩查脊柱側彎、椎體骨折或先天畸形;MRI適用于評估椎間盤病變、脊髓壓迫或腫瘤;超聲有助于診斷軟組織損傷或腎臟疾病。需注意兒童骨骼未完全骨化,影像解讀需結合年齡特點。
3、實驗室檢查:
血常規可發現感染或血液病跡象;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提示炎癥或自身免疫性疾病;尿常規排查泌尿系統感染或腎炎。若懷疑白血病等惡性疾病,需進行骨髓穿刺檢查。
4、神經功能評估:
通過肌力測試、反射檢查及感覺評估判斷是否合并神經損傷。若出現下肢麻木、大小便功能障礙,需緊急排查脊髓病變,此類情況可能需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肌電圖。
5、炎癥指標檢測:
特異性檢查如HLA-B27基因檢測有助于診斷強直性脊柱炎,抗核抗體篩查系統性紅斑狼瘡。對于持續低熱伴背痛兒童,需排除結核感染可能。
兒童背痛護理需避免負重運動,選擇硬板床休息,可局部熱敷緩解肌肉痙攣。建議增加富含鈣質食物如牛奶、豆腐,補充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。若疼痛持續超過1周、夜間加重或伴隨發熱、體重下降,必須及時復診。日常注意書包減重不超過體重10%,糾正不良坐姿,每學習40分鐘起身活動5分鐘,游泳和瑜伽等伸展運動有助于預防脊柱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