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高血糖孕婦可通過規律監測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、糖化血紅蛋白、動態血糖監測及尿酮體檢測等方式管理血糖。監測頻率與方式需根據個體血糖控制情況調整。
1、空腹血糖:
每日晨起進食前測量,反映基礎胰島素功能。正常值應低于5.3mmol/L。使用血糖儀采指尖血檢測,需確保試紙未受潮、操作規范。若連續3日超標需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。
2、餐后血糖:
從進食第一口開始計時,測量餐后1小時或2小時血糖。妊娠期建議1小時值低于7.8mmol/L,2小時值低于6.7mmol/L。記錄飲食內容與血糖關聯性,幫助識別升糖高風險食物。
3、糖化血紅蛋白:
每2-3個月檢測一次,反映近8-12周平均血糖水平。妊娠期理想值為<5.5%。該指標可評估長期控糖效果,但需注意貧血等因素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。
4、動態血糖監測:
通過皮下植入傳感器連續監測14天血糖波動,尤其適用于血糖波動大或夜間低血糖風險者。能發現傳統檢測難以捕捉的高峰和低谷,但需配合指尖血糖校準。
5、尿酮體檢測:
晨起首次排尿時檢測,若出現陽性提示可能存在胰島素不足或過度節食。妊娠期酮癥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,需立即就醫排查原因。
妊娠期血糖管理需結合飲食運動綜合干預。建議分5-6餐進食,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、糙米,搭配優質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。每日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、步行。保持監測記錄,包括血糖值、飲食清單和運動量,復診時供醫生評估。出現持續高血糖或反復低血糖時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避免自行增減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