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機戴久了耳朵里面疼可能由耳道壓迫、耵聹栓塞、外耳道炎、中耳壓力失衡、噪聲性聽力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耳道壓迫:
長時間佩戴耳機尤其是入耳式耳機,會對耳道軟骨和皮膚造成機械性壓迫。耳道皮膚薄且神經分布密集,持續壓力可能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,引發缺血性疼痛。建議選擇頭戴式耳機或每佩戴1小時休息15分鐘,避免壓迫時間過長。
2、耵聹栓塞:
耳機堵塞外耳道會阻礙耵聹自然排出,導致耳垢堆積硬化形成栓塞。耵聹壓迫鼓膜時會產生脹痛感,伴隨耳悶、聽力下降。這種情況需由醫生用專業工具取出,不可自行掏挖。定期清潔耳道可預防,但需注意避免損傷外耳道皮膚。
3、外耳道炎:
耳機長期摩擦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膚微小破損,細菌或真菌侵入引發炎癥。表現為持續性刺痛、耳道紅腫,嚴重時有分泌物滲出。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曲霉菌感染有關,需通過耳鏡檢查確診。治療需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。
4、中耳壓力失衡:
密閉式耳機長時間使用會改變外耳道氣壓,影響鼓膜內外壓力平衡。當咽鼓管功能異常時,可能誘發耳痛、耳鳴等癥狀。常見于感冒或鼻炎發作期,可通過咀嚼口香糖促進咽鼓管開放緩解。反復發作需排查鼻咽部病變。
5、噪聲性聽力損傷:
超過85分貝的音量持續刺激會導致耳蝸毛細胞損傷,早期表現為耳痛、耳鳴。這種疼痛是聽覺系統過載的預警信號,長期可能發展為不可逆聽力下降。建議遵循60/60原則:音量不超過設備最大值的60%,連續使用不超過60分鐘。
出現持續耳痛應暫停使用耳機并及時就診耳鼻喉科。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耳道干燥清潔,避免共用耳機。選擇開放壓耳式耳機可減少壓迫,注意音量控制在舒適范圍。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保護,適度按摩耳周促進血液循環。若需長時間佩戴,可間隔性使用骨傳導耳機交替減輕耳道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