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心手背瘙癢可能由皮膚干燥、接觸性皮炎、真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系統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瘙癢可通過保濕護理、抗組胺藥物、抗真菌治療、過敏原回避、原發病控制等方式緩解。
1、皮膚干燥:冬季低溫或頻繁洗手導致皮脂膜破壞,角質層水分流失引發瘙癢。建議每日涂抹含尿素、神經酰胺的護手霜,避免使用堿性肥皂,洗手后及時擦干。
2、接觸性皮炎:接觸洗滌劑、金屬飾品等刺激物后,局部出現紅斑、丘疹伴瘙癢。立即用清水沖洗患處,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,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。
3、真菌感染:手癬多由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,表現為邊緣隆起的環形脫屑斑塊。確診需真菌鏡檢,可外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,療程需持續2-4周。
4、過敏反應:食物或藥物過敏導致組胺釋放,可能伴有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。記錄過敏日記排查誘因,急性發作時服用西替利嗪,嚴重者需腎上腺素筆急救。
5、系統性疾病:糖尿病、膽汁淤積等代謝異常可引發皮膚瘙癢。可能與高血糖刺激神經末梢、膽鹽沉積有關,通常表現為全身性瘙癢伴黃疸。需監測空腹血糖、肝功能等指標。
日常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,穿著純棉手套減少摩擦。增加三文魚、核桃等富含omega-3的食物攝入,每周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改善微循環。持續瘙癢超過兩周或出現皮膚破潰、發熱等癥狀時,需至皮膚科進行斑貼試驗、血常規等專項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