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盆腔炎患者應禁止同房,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物理治療、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干預。急性盆腔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鄰近器官炎癥擴散、性傳播疾病、宮腔操作感染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禁止同房:
急性盆腔炎發作期間需嚴格避免性生活。性行為可能加重盆腔充血,導致病原體擴散或引發交叉感染。建議癥狀完全消失且完成抗生素療程后,經醫生評估再恢復同房。
2、抗生素治療:
急性盆腔炎需足療程使用抗生素,常見藥物包括頭孢曲松、多西環素、甲硝唑等。治療需覆蓋需氧菌和厭氧菌,療程通常為14天。過早停藥易導致慢性盆腔炎或耐藥性產生。
3、物理治療:
下腹熱敷可緩解疼痛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超短波、微波等理療能加速炎癥吸收。治療期間需臥床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盆腔充血。
4、感染控制:
急性盆腔炎可能與不潔性行為、多個性伴侶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下腹劇痛、發熱、異常陰道分泌物等癥狀。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,避免重復感染。
5、免疫力提升:
營養不良、熬夜等因素可誘發炎癥。補充維生素C、蛋白質有助于組織修復。每日保證7-8小時睡眠,適度進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。
患者需保持清淡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盆腔充血。推薦食用鯽魚湯、紅豆薏米粥等利濕食物,每日飲水1500ml以上促進代謝。治療期間使用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,月經期勤換衛生巾。恢復期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,但需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盆腔的運動。若出現持續高熱或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