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牙膛起包可能由口腔潰瘍、黏液腺囊腫、根尖周炎、口腔皰疹、良性腫瘤等原因引起。
1、口腔潰瘍:創傷或維生素缺乏導致黏膜破損,形成白色或黃色潰瘍面。避免辛辣食物,使用西瓜霜噴劑或康復新液促進愈合,一般7-10天自愈。
2、黏液腺囊腫:唾液腺導管阻塞形成透明水泡樣隆起。避免反復咬傷,較小囊腫可觀察,較大需手術切除。可能與局部外傷、口腔衛生不良有關,通常表現為無痛性腫塊、進食時脹大等癥狀。
3、根尖周炎:牙髓感染擴散至根尖區形成膿腫。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,配合頭孢克肟、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炎癥。常與齲齒未治療、牙外傷等因素相關,伴隨患牙叩痛、牙齦紅腫等癥狀。
4、口腔皰疹:HSV-1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小水皰。口服阿昔洛韋抗病毒,局部涂抹噴昔洛韋乳膏。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。
5、良性腫瘤:如纖維瘤或乳頭狀瘤生長緩慢的實體腫物。確診需病理活檢,較小者激光切除,較大者手術完整摘除。可能與慢性刺激、遺傳因素相關。
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潔,使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,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。飲食選擇溫涼流質如南瓜粥、蒸蛋,避免過硬過熱食物。出現持續增大、出血或影響進食的包塊,應及時到口腔頜面外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