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咽癌放療的副作用可能由黏膜損傷、唾液腺功能抑制、皮膚反應、骨髓抑制、神經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黏膜損傷:放射線直接作用于鼻咽部黏膜,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甚至潰瘍。患者可能出現咽痛、吞咽困難等癥狀,建議采用低溫流質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必要時使用康復新液含漱促進黏膜修復。
2、唾液腺損傷:腮腺等唾液腺對放射線敏感,易引發口干癥狀。放療后唾液分泌量可減少60%-90%,隨身攜帶水壺保持口腔濕潤,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殘余腺體分泌,人工唾液噴霧可暫時緩解不適。
3、皮膚反應:頸部照射區域常見放射性皮炎,表現為紅斑、脫屑或滲出。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,使用蘆薈膠或醫用射線防護噴劑,避免陽光直射,出現水皰時需專業換藥處理。
4、骨髓抑制:放射線影響造血功能,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風險增加。每周監測血常規,血紅蛋白低于80g/L需輸注紅細胞懸液,血小板低于20×10?/L時輸注血小板預防出血。
5、神經損傷:晚期可能出現腦神經損傷,以聽神經和三叉神經多見。突發耳鳴或面部麻木需立即復查MRI,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、維生素B1可輔助治療,嚴重者需高壓氧艙干預。
放療期間應保證每日2500ml飲水量,優先選擇魚肉、蒸蛋等高蛋白軟食,口腔護理每日不少于5次。治療結束6個月內避免游泳、潛水等鼻腔受壓活動,堅持頸部功能鍛煉預防纖維化。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、聽力檢測及頜面部MRI,遠期需關注繼發惡性腫瘤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