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酸痛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、肌肉松弛劑和外用鎮痛藥緩解,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、鹽酸乙哌立松和雙氯芬酸鈉凝膠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、塞來昔布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和疼痛,適用于運動后或勞損引起的肌肉酸痛。這類藥物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,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,建議短期按醫囑服用。
2、肌肉松弛劑:
鹽酸乙哌立松、氯唑沙宗能緩解肌肉痙攣和緊張狀態,尤其適用于伴隨肌肉僵硬的酸痛。部分藥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,需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時使用。
3、外用鎮痛藥:
雙氯芬酸鈉凝膠、氟比洛芬貼劑通過局部滲透發揮作用,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且全身副作用較小。皮膚破損處禁用,使用后需避免陽光直射以防光敏反應。
4、中成藥制劑:
活血止痛膠囊、三七傷藥片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,適合慢性勞損性酸痛。中藥成分可能影響凝血功能,手術前需告知醫生用藥史。
5、氨糖軟骨素:
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關節周圍肌肉的代償性酸痛,需連續服用2-4周見效。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輕度消化道不適,建議餐后服用。
急性期48小時內可冷敷患處,后期轉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。保證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幫助代謝乳酸,運動后及時補充含鉀、鎂的香蕉或堅果。規律進行瑜伽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增強肌肉耐力,睡眠時使用記憶棉枕頭保持肌肉放松。若酸痛持續超過1周或伴隨腫脹發熱,需排查橫紋肌溶解等嚴重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