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結核可通過異煙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、乙胺丁醇、鏈霉素等藥物治療。肺結核通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,表現為咳嗽、咯血、低熱、盜汗、體重下降等癥狀。
異煙肼是肺結核治療的核心藥物,通過抑制結核菌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。該藥物對繁殖期結核菌殺菌效果顯著,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周圍神經炎和肝功能異常。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轉氨酶水平,建議配合維生素B6預防神經毒性。
利福平能阻斷結核菌RNA合成,對細胞內外的結核菌均有殺滅作用。該藥可能導致尿液變紅等無害現象,但需警惕肝炎和過敏反應。與異煙肼聯用時可增強肝毒性,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并注意防曬。
吡嗪酰胺在酸性環境中對休眠菌有獨特殺菌效果,特別適用于空洞性肺結核。常見副作用包括高尿酸血癥和關節痛,用藥期間需增加飲水量并監測尿酸值。該藥在短程化療方案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乙胺丁醇通過抑制結核菌RNA合成發揮作用,主要用于防止耐藥性產生。最需關注的不良反應是視神經炎,表現為視力模糊和辨色力下降。治療期間應每月進行眼科檢查,發現異常及時停藥。
鏈霉素作為注射用二線藥物,適用于重癥或耐藥肺結核患者。該藥具有耳毒性和腎毒性,使用期間需監測聽力和腎功能。孕婦禁用,老年患者應減量使用,通常療程不超過2個月。
肺結核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80-100克優質蛋白質,如雞蛋、魚肉、豆制品等,同時補充維生素A、C、D。康復期可進行散步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,避免劇烈活動。居住環境保持通風干燥,餐具需煮沸消毒,痰液要用含氯消毒劑處理。治療期間嚴格遵醫囑完成6-8個月規范用藥,不可自行減藥停藥,每月復查胸部X線及痰涂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