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飯噎到可通過調整進食方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飲水輔助、藥物緩解、內鏡取物等方式治療。吃飯噎到通常由進食過快、食物過大、食管狹窄、賁門失弛緩癥、食管腫瘤等原因引起。
細嚼慢咽能減少噎食風險,每口食物咀嚼20-30次。避免進食大塊堅硬食物如堅果、年糕,將肉類切碎后食用。進食時保持坐姿端正,避免說笑或分心看手機。
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,施救者從背后環抱患者腹部,快速向上向內沖擊。對于嬰兒需采用拍背壓胸法,單手托住嬰兒面部,用掌根拍擊肩胛骨中間位置5次后翻轉按壓胸部。
輕微噎塞時可小口飲用溫開水,水溫以40℃為宜。嘗試吞咽面包或饅頭等軟質食物,利用食物體積推動異物下行。禁止強行灌水,避免異物進入氣管。
食管痙攣可含服硝酸甘油片或硝苯地平片松弛平滑肌。胃酸反流引發不適時服用鋁碳酸鎂、雷尼替丁、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。藥物無效或出現嘔血需立即就醫。
持續梗阻需行胃鏡或食管鏡取出異物,術前禁食6小時。賁門失弛緩癥可進行球囊擴張術或Heller肌切開術。食管腫瘤需結合病理類型選擇支架植入或根治性手術。
日常飲食選擇軟爛易消化的粥類、面條、蒸蛋等食物,避免糯米制品及纖維粗硬的蔬菜。進食后半小時內避免平臥,可散步促進胃腸蠕動。反復出現噎食或伴有吞咽疼痛、體重下降等癥狀,建議完善胃鏡和食管鋇餐檢查。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,家中常備促胃腸動力藥和黏膜保護劑,突發嚴重窒息立即撥打急救電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