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鐵性貧血可通過硫酸亞鐵、琥珀酸亞鐵、多糖鐵復合物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鐵攝入不足、吸收障礙、慢性失血、妊娠需求增加、消化道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硫酸亞鐵是臨床常用補鐵劑,適用于輕中度缺鐵性貧血患者。該藥物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,需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。服藥期間可能出現黑便、胃腸道刺激等反應,建議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。長期服用需監測血清鐵蛋白水平,避免鐵過量。
琥珀酸亞鐵是有機鐵制劑,生物利用度較硫酸亞鐵提高約30%。該藥物對胃腸道刺激較小,適合存在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。服用時需避免與鈣劑、抗酸藥同服,間隔至少2小時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便秘癥狀,可通過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緩解。
多糖鐵復合物為新型鐵劑,以鐵-多糖復合物形式存在。其特點是無金屬鐵味,胃腸耐受性良好,適合兒童及吞咽困難人群。該藥物不受胃酸影響,可與食物同服,但需避免與茶、咖啡同時攝入。臨床數據顯示其補鐵效率與傳統鐵劑相當。
缺鐵性貧血可能與月經過多、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乏力、頭暈、心悸等癥狀。月經過多患者需排查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,必要時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控制出血。消化道出血患者需進行胃鏡腸鏡檢查,幽門螺桿菌陽性者需根除治療。
維生素C作為鐵劑輔助用藥,能將三價鐵還原為更易吸收的二價鐵,建議每日補充100-200mg。對于嚴重貧血伴心功能不全者,可短期使用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。葉酸缺乏合并貧血時需聯合補充葉酸,但單純缺鐵性貧血無需額外補充。
缺鐵性貧血患者日常應增加紅肉、動物肝臟、血制品等血紅素鐵攝入,搭配獼猴桃、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促進吸收。避免濃茶、咖啡影響鐵劑效果,餐后2小時再服用鐵劑可減少胃腸刺激。適度進行快走、瑜伽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,但重度貧血期間應限制劇烈運動。服藥期間每4-6周復查血常規,血紅蛋白正常后仍需繼續補鐵3-6個月以補足儲存鐵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治療3個月無效時需及時就醫調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