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性生活時噴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、膀胱過度活動癥、尿道憩室、神經損傷、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凱格爾運動、膀胱訓練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激素替代療法等方式改善。
妊娠分娩或年齡增長可能導致盆底肌群張力下降,尿道括約肌控制力減弱。日常進行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量,具體方法為收縮肛門和陰道肌肉5秒后放松,每日重復3組每組10次。
膀胱逼尿肌異常收縮會引起尿急癥狀,性刺激可能誘發不自主排尿。膀胱訓練通過定時排尿逐漸延長間隔時間,配合使用托特羅定、索利那新、米拉貝隆等藥物可降低膀胱敏感度。
尿道憩室或尿道陰道瘺可能導致尿液異常通道,通常表現為性交后漏尿伴反復尿路感染。尿道鏡檢查可明確診斷,需行憩室切除術或瘺管修補術等手術治療。
糖尿病或多發性硬化等疾病可能損傷支配膀胱的神經,導致感覺傳導異常。可能與馬尾神經受壓或盆腔手術損傷有關,表現為排尿意識減退合并便秘等癥狀。
絕經后尿道黏膜萎縮會降低控尿能力,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黏膜血供。增加大豆制品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攝入也有助于緩解癥狀。
建議每日飲水控制在1500-2000ml,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攝入,性交前排空膀胱。每周進行3次游泳或瑜伽等低沖擊運動,睡眠時抬高臀部可減輕盆腔壓力。持續癥狀需進行尿動力學檢查評估膀胱功能,必要時采用尿道中段懸吊術或肉毒素注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