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常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良性增生,典型表現為粗糙、堅硬的丘疹或結節,表面呈菜花狀,常見于手指、手背、足底等部位。
1、外觀特征:
尋常疣初期為針尖大小的扁平丘疹,逐漸增大至黃豆或豌豆大小,表面角質增厚且粗糙不平,顏色呈灰褐色或正常膚色。典型疣體中央可見黑色點狀毛細血管血栓,擠壓時可能出血。疣體周圍皮膚通常無紅腫等炎癥反應。
2、觸感質地:
疣體觸感堅硬如橡皮,基底與皮膚緊密相連。足底跖疣因受壓會向內生長形成疼痛性硬結,表面覆蓋厚層角質,削除角質層后可見黑色點狀出血點。甲周疣可能引起甲板變形或甲溝炎。
3、分布特點:
好發于易受外傷部位,約70%出現在手指、手背及指甲邊緣,20%發生于足底。兒童青少年多見,可能單發或呈簇狀多發。自體接種可導致周圍皮膚出現衛星灶,但極少惡變。
4、發展過程:
潛伏期2-6個月后出現皮損,初期生長較快,之后可能穩定數年。約65%的疣體在2年內可自行消退,消退前常出現黑點增大、周圍紅暈等征兆。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持續存在或反復發作。
5、鑒別要點:
需與雞眼、胼胝、脂溢性角化病等鑒別。雞眼壓痛明顯且可見透明角質核心;胼胝為均勻增厚的角質斑塊;老年性角化病多呈油膩性痂皮。皮膚鏡可見疣體特有的乳頭狀結構和紅色出血點。
保持患處清潔干燥,避免抓撓防止擴散。建議每日溫水浸泡后涂抹含水楊酸或乳酸的角質軟化劑,穿寬松鞋襪減少足部摩擦。適當補充維生素A、C增強皮膚抵抗力,若疣體持續增大、出血或影響功能,需及時進行液氮冷凍或激光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