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鼻血可能由空氣干燥、鼻腔損傷、過敏性鼻炎、高血壓、鼻腔腫瘤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局部壓迫、鼻腔保濕、抗過敏治療、降壓藥物、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。
1、空氣干燥:冬季暖氣或空調使用導致鼻腔黏膜水分蒸發,毛細血管脆性增加。建議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40%-60%,生理鹽水噴霧每日3-4次濕潤鼻腔。避免用力擤鼻或摳挖鼻孔,兒童可睡前涂抹凡士林保護鼻中隔黏膜。
2、鼻腔損傷:外力撞擊或頻繁挖鼻導致黎氏區黏膜破損。急性出血時坐位前傾,拇指食指持續按壓鼻翼10分鐘,冰敷鼻梁促進血管收縮。反復出血者需耳鼻喉科行電凝止血,避免使用棉球填塞造成二次損傷。
3、過敏性鼻炎:花粉、塵螨等過敏原引發黏膜充血水腫??诜壤姿ň徑膺^敏癥狀,鼻腔沖洗清除致敏物質。長期患者推薦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減輕炎癥,檢測過敏原并采取防護措施。
4、高血壓:血壓驟升使鼻腔血管破裂,常見于中老年患者。監測血壓變化,規律服用氨氯地平、纈沙坦等降壓藥物。伴隨頭痛眩暈需警惕腦血管意外,及時測量雙側上肢血壓差值。
5、鼻腔腫瘤:血管瘤或惡性腫瘤侵蝕血管壁。CT檢查明確病變范圍,血管造影評估出血風險。根據病理類型選擇腫瘤切除術或放射治療,術后定期隨訪觀察復發跡象。
日常增加獼猴桃、柑橘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攝入,增強血管彈性。高血壓患者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克,避免劇烈運動引發血壓波動。鼻腔干燥時使用海鹽水噴霧替代普通紙巾擦拭,出血后24小時內禁止熱水浴或飲酒。反復單側出血伴惡臭分泌物需盡早就醫排除惡性腫瘤可能。